当前位置:
见证历史性一刻!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历时26年完成全球组网!
来源: | 作者:pmtde81b4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28 | 162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公元 2020623943分,随着长征三号 乙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,备受瞩目的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最后一颗“收官之星”进入轨道,我们有幸见证历史性一刻!

现在,我们中华儿女将和世界人民一起,见证中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时刻!#北斗卫星导航系统#前后历时26年,终于完成了全球大组网!承担起我们中国的大国担当!

完成全球组网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大国重器的里程碑,更是中国科技发展造福世界人民的见证!有北斗不迷路,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方向指针!

01 有一种霸气,叫中国北斗!

此前在615日,按照标准规范的发射技术流程,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最后一颗“收官之星”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,曾进行技术区的测试、以及推进剂加注。

资料显示,该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。始建于1970年,1982年正式交付使用!1984年开始发射首颗通信卫星以来,至2016年发射活动已突破100次!

完成了卫星正式发射前的状态设置后,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,作为领航者,也顺利通过了加注前的全部测试工作,各项核心功能以及性能满足任务要求。

该运载火箭于19978月,第二次发射验证研发成功,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.2米,起飞质量458.97吨,GTO运载能力达到5.5吨!已开展常规推进剂、低温推进剂加注。

这标志着,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已进入临射倒计时!

航天测量船「远望号 」:

对航天器及运载火箭进行跟踪、测量、控制和数据传输的航天测量船,已经为北斗三号卫星最后一颗“收官之星”发射,提前航行至相关海域,做好关键且充足就位准备!

一度被称为“五常专属”的航天测量船,肩负航天测控网的海上机动测控任务。

除了测量人造卫星、航天飞机、宇宙飞船等在宇宙空间的飞行数据,进行遥控和传输指令等,还能在海上进行实时跟踪、遥测战略导弹的飞行轨迹及弹着点,相当重要。

现在,这艘航天测量船的任务,就是为北斗三号系统全球组网卫星,“收官之星”提供关键数据测量、重要数据传输,以及控制信号数据传递,一座移动天线数据站系统!

如果说,航天测量船是海面上的一座移动天线数据站系统,在大海中提供卫星数据中转的机动性便利条件。那么,地面测控系统 则是对整个航天器提供控制和数据支持!

作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陆地通信部分,同样是由极为复杂的地面测控网组成,也是卫星发射系统的关键控制中心!地面站、测量船、测量飞机,共同组成了测控站系统。

即将发射的北斗三号全球大组网卫星,包括航天器及其有效载荷在运行期间,通过地面测控系统监视控制全程状态,包括轨道位置、航天器位置等,所有系统运行参数。

尤其是中国的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,这种超高精密的大型航天及卫星系统,绝非一般的小型商业卫星所能比拟的!航天科技掌握要求极高,有一种霸气,叫中国北斗!

02 从起步到全球组网,北斗建设“三步走”!

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(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,简称:BDS)一套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套成熟系统。

事实上,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(BDS)、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、俄罗斯 格洛纳斯GLONASS、欧盟伽利略GALILEO,都成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。

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,除了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我国自主建设、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已经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、导航、授时服务。

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概念设想,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,几代北斗人经过30多年实践探索,北斗一号、二号、三号系统,走过了北斗建设“三步走”发展历程!

北斗一号实现从无到有;北斗二号覆盖亚太地区,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;北斗三号实现全球组网。2017年就面向全球提供RNSS服务,全天候、全天时、高精度支持!

2003年北斗一号卫星系统建成,初步满足中国及周边区域覆盖。由于采用由原定为机制,用户设备需要发射信号,才能完成卫星定位服务。原因在于,双向短报文通信。

2012年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建成,兼容北斗一号有缘定位,增加了无源定位体制!用户仅靠接收信号也能定位,解决用户容量限制,满足高动态需求,并覆盖到亚太地区。

2020年北斗二号系统全面建成,仍兼容北斗一号、二号,通过“星间链路”特性,实现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,解决了全球组网需要全球布站的问题,完全覆盖全球区域。

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后,将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、扩展功能,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、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,造福世界各地的人们!

同时,在中国本土以及周边地区覆盖范围内,还提供了星基增强、地基增强、精密单点定位、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!据称,北斗兼容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。

03 其实?我们早就用上了北斗导航服务!

事实上,除了用于国防安全的军事用途以外,民用领域早就支持了中国北斗服务、包括用于海运的客货轮、陆地汽车定位导航等,智能手机也支持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!

华为海思自主研发麒麟SoC处理器芯片,已经整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集成芯片,甚至华为的智能手机上,都改成了「位置信息」!美国高通骁龙芯片也完成兼容支持。

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方面,仅美国苹果iPhoneiPad 不支持北斗!华为等智能手机定位时,无论使用哪款地图APP,系统都会自动搜寻北斗等卫星信号。

除了苹果以外的几乎所有智能手机设备,甚至会综合中国北斗BDS、美国GPS等,大大提到了定位的精度!鉴于美国对华为的态度,华为智能手机应该更依仗中国北斗?

20198月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华为技术推出「亚米级定位」地图服务!据了解,华为地图服务依靠的是,天基卫星+地基iot设备,基于“视觉算法”辅助完成。

较为常见的汽车行驶中定位导航举例子:通过AR+AI+北斗实现“视角上的厘米级”!

原定于20206161011分 至 1050分 发射窗口的时间,由于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临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技术问题,导致北斗卫星的发射任务出现了推迟。

如今,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,2020623943分 历史定格!

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历时26年完成全球组网!

这是大国重器的里程碑,我们见证了历史性一刻!